最近,武漢“地鐵掄面姐”和上海準備在地鐵上全面“禁食”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。地鐵作為現代城市的重要出行工具,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個城市的臉面,無錫地鐵1號、2號線也將于明年通車,目前正在積極制定相關管理條例。昨從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主任會議上了解到,《無錫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(草案)》擬在地鐵上禁止飲食。
議論多數網友支持地鐵“禁食”地鐵上吃東西引發(fā)的糾紛,遠的有去年香港地鐵上乘客阻止內地游客吃方便面遭反駁,近的有上月底武漢地鐵上一年輕女子吃熱干面,另一名女乘客勸阻無效后拍照,吃面女子掄起面碗扣在拍照者頭上。而且這兩天新版《上海軌道交通管理條例》向市民征詢建議和意見,準備全面禁止飲食,也引來很多人議論。記者看到,在網上微博調查中,對于武漢“地鐵掄面姐”一事,大部分網友認為“掄面姐”的行為過于“極品”。而對于上海準備地鐵“禁食”,多數網友也表示支持。一名網友表示:“上海1號線秒殺武漢地鐵,早上坐車的時候看看,有吃包子、面包、茶葉蛋、韭菜盒子、煎餅、牛奶、豆?jié){、粽子、油條的……混雜著愛美女士身上的香水味,不注意個人衛(wèi)生男士的臭鞋臭腳味……”不少網友認為地鐵文明應從“禁食”開始,但也有人提出上班族邊趕路邊解決早飯,“禁食”舉措傷不起。
現狀在上班路上吃早飯的人不少
對于公共交通工具的環(huán)境問題,之前就有不少市民關注過。暫且不說一些市民在私家車上解決早飯,畢竟私家車相對而言屬于私人空間,但在公交車上,早高峰也有一些乘客吃包子、啃煎餅、喝豆?jié){。有乘客因此提出異議,表示被早餐“香味”熏得暈車,遇到冬天、夏天關窗開空調的時候更是受不了。眼下,錫城的公交車并不明文禁止吃東西,但是在車內標語上會做一些提醒。公交公司人員也表示,不提倡在公交車上吃東西,一方面是考慮到一些味道較明顯的食物會引發(fā)容易暈車者或老年人的不適,另一方面也擔心行駛過程中遇到剎車等情況時,乘客可能因為吃東西被噎到、戳到導致受傷。
立法參照香港等地做法執(zhí)行地鐵“禁食”
無錫地鐵現在還沒建成投用,所以尚無運行和管理實踐經驗,昨天會議上有關部門介紹,《無錫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(草案)》相比以往制定的一些地方性法規(guī),更具前瞻性和迫切性。在參考了香港、上海、深圳、廣州、南京等城市軌道管理的經驗后,《草案》中在地鐵容貌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管理方面,提出“禁止在車站付費區(qū)、列車內飲食,或者攜帶嚴重異味、容易污損設施的物品乘車”。會上指出,《草案》主要參照了國家以及外地城市有關規(guī)定,同時結合無錫經濟社會發(fā)展水平,重點體現了“高標準、嚴要求”的軌道交通發(fā)展理念。禁止飲食主要是考慮該類行為既容易影響他人乘車,也容易污染公共環(huán)境,但考慮到執(zhí)行上有一定難度,建議首先通過立法作出導向,在執(zhí)法過程中加強宣傳和說服工作,逐步形成社會共識。記者看到,《草案》中還禁止在地鐵上吸煙、隨地吐痰、便溺、吐口香糖、亂扔果皮紙屑等。